淺談柔性管理在紅木家具企業中的作用
八方觀點|薄松2017-05-17
柔性管理是相對于剛性管理而言的,剛性管理以規章制度為核心,一切照章辦事,不講情面,力圖實現人人平等,但這種平等,有時也可能造成員工情緒消極,主動性、創造性不足。柔性管理則不同,它以對人的管理為核心,強調人性化,注重人際關系和感情投資,強調權利平等,激發員工的內在潛力、主動性和創造力,讓員工能夠真正做到心情舒暢、不遺余力地干好工作,成為企業在激勵市場競爭中的力量源泉。本文結合我在唐山大坤元紅木家具有限公司管理中的經驗和感受,談談柔性管理的優勢。

大坤元每年都組織員工外出旅游,這是柔性管理的充分體現
柔性管理實現“人盡其才”
企業的柔性管理,是在保持適度剛性的同時,盡可能提高管理的柔性,使企業管理真正達到剛柔并濟。良好的規章制度可以為企業的正常運營提供保障,但如果只是硬性規定,往往使員工有完成任務了事的心態,無法實現企業管理中“人盡其才”的目的。

按類擺放的家具,讓購物者可以更直觀地進行比對
因此,在規章制度之外,我選擇相信員工,充分授權,提升他們的“自我管理”意識,充分調動員工的自覺性、主動性,這種人性釋放的管理,效果反而更理想。如在用料方面,工人師傅不僅能夠自覺按照規章制度辦事,還會主動思考如何在不影響產品質量、美觀的同時,科學合理地用料,并自制一些計算、測量工具,實現節省材料、提高工作效率的目的。
柔性管理將“愛”傳遞
柔性管理與傳統“管人”式的管理方式不同,它強調“愛人”,把員工當“家人”,讓“愛”自然流露。在企業管理中我主要遵循“四勤”原則,即腦勤、嘴勤、腿勤、眼勤。大坤元廠址在北方,廠里的師傅多來自南方,因此在氣候、飲食、文化等方面都有些不適應,我的“四勤”就從生活起居開始。腿勤,主要表現在跑廠房、去寢室、看食堂;嘴勤,“常嘮叨”,員工有生病的,督促吃藥、曬被子、買消毒液等;腦勤,即換位思考,逢年過節,通過旅游、節日福利等緩解員工的思鄉情緒,爭取年底讓員工能多帶些獎金回家;眼勤,不論員工工作還是家里遇到困難,都盡心盡力給予幫助,給予家人般的關心。

工作之余,雕刻師傅們非常注重自我提高雕刻技藝
這種“愛”的傳遞,并非單行線,有來有往。我也常會被員工們的“愛”所感動,一次一名員工違規操作發生意外,手指受傷,在送往醫院救治時,老師傅還關心我的感受,說事情他們來處理就好,知道我工作繁忙,不讓我親自陪同,這種家人般的關心同樣讓我感動。我陪伴著受傷的師傅趕往醫院,從救治到返廠像家人一樣關懷呵護,事故面前我們的情更濃了,心更近了。
感情的投資是相互的,“愛”的傳遞,讓“大家庭”的理念深入人心,員工們有了主人翁責任感,形成一種獨有的企業文化,是企業的無形資產。這種無形資產不僅在人與人之間傳遞,更在人與物中傳遞,員工將這種“愛”融入到產品的研發、設計、生產中,給產品注入了更多靈魂。
柔性管理激發“創造思維”
由于受到條件等限制,在面對消費者的需求時,紅木家具企業有時很難做出及時準確的調整,以至限制了企業的靈活性,影響到與外部環境的協調。在實際操作中,我鼓勵員工與消費者多溝通,從消費者角度出發,增加服務意識。員工與我針對某種產品的培訓、討論是常事,也常因此而爭論不休。比如紅木雙人床下面的抽屜,通常以兩個為標準,一次,我發現紅木雙人床竟放了三個抽屜,這顯然沒有必要且多余,但一問廠長我才了解,這是客戶的實際需求,廠長正是因此而創造性地設計了三個抽屜的雙人床。顯然,柔性管理的實施,能使企業在市場日益激烈競爭中更具競爭優勢和自信,能實現企業管理的“升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