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一区二区麻豆-国产一区二区伦理-国产一区二区久久久-国产一区二区久久精品-午夜二级-午夜电影av

老紅木 老廣東 老文化:寫在紅木市場與文化交割的“迷亂”之際

八方觀點|高郡強2017-05-10
  公元1880年秋,悶熱的廣州終于有了一絲涼意。蘇格蘭紀實攝影家約翰·湯姆遜先生架起照相機,小心翼翼地把感光劑涂抹在玻璃上。忽然,他愣住了,是被眼前這座歷盡滄桑,卻依然莊嚴殊圣的古塔迷住了,是被這座中國最繁華的南部城市迷倒了。怎料到,幾個沖出來的村民將他包圍了,他解釋著,但最終還是被推進了江里,直到被兩個中國姑娘救起。約翰·湯姆遜并不怪罪這些推搡他的村民,因為他知道在當時的中國,普通百姓對照相機充滿了恐懼,認為這是可以把靈魂帶走的“怪物”。(該段經歷被約翰·湯姆遜寫入他的旅行記錄
 
1清末的廣州,圖中的商船由廣東建造,是當時中國南部最快的船只之一
清末的廣州,圖中的商船由廣東建造,是當時中國南部最快的船只之一
 
  公元1873年到1874年,約翰·湯姆遜出版了《中國和中國人的畫報》一書,展示了200余幅中國照片精品,表達了他對中國的熱愛,及其對于中國文化的尊重,該書的出版轟動了歐洲,也成為世界攝影傳播史上的一段佳話,而約翰·湯姆遜作品中的許多圖片都是以廣東為背景完成的。
 
清代廣式衣架
  清代廣式衣架
 
  公元1765年,蕭廣茂從廣東急匆匆地趕赴京城,他是被宮廷造辦處征調入宮的木匠高手,由于當時乾隆皇上對廣作木藝的偏愛,因此蕭廣茂一進宮便拿到了在宮中效力多年工匠的待遇,這讓他感到無比榮耀,也引起了非廣東籍同行們的嫉妒。(該事件被記錄在清乾隆三十年宮廷檔案中)
  
  乾隆初年,清廷造辦處木作間獨立分出“廣木作”,由于廣東木匠推崇“用料唯精”、“徹活兒”、“一木連做”等制法,其風格也更能體現皇族的威嚴與氣派,最終被皇家所接受,因此傳世的宮廷家具中以廣式居多。
  
  “有理由認為,清代宮廷家具是在早期的廣作家具的基礎上演變而來的”。(田家青先生語)
 
2清末,廣州六榕寺下的中國衛兵    4著名攝影家約翰·湯姆遜
清末,廣州六榕寺下的中國衛兵             著名攝影家約翰·湯姆遜
  
  3約翰·湯姆遜鏡頭下的廣東鄉村風景    
  約翰·湯姆遜鏡頭下的廣東鄉村風景    
  
       公元1992年仲夏,廣州工藝美術研究所內,蔡易安先生落下筆,桌上的稿紙是剛剛寫成的《清代廣式家具》一書的前言。
  
  令蔡易安先生沒有想到的是,他的這部力作《清代廣式家具》竟成為業界研究清代廣式家具的第一本學術專著,在此之前,幾乎少有人如此系統地涉獵這個領域。
  
  廣東,地處祖國南疆之域,橫亙在其北部的南嶺山地,不僅是一條自然分界線,也是一條文化分界線。在這條分界線以南孕育、生養、發展出了一個獨特的區域文化——廣東文化。它的土地格局、聚落形式、建筑風格、方言風俗、宗教習慣、地名人才以及飲食生活的方式都與嶺北有著天壤之別。廣東文化作為嶺南文化的主體與中原文化、荊楚文化、吳越文化、巴蜀文化,以及外來的多民族文化長期交流、融合,源遠流長,成為中華文化中一支多姿多彩的奇葩。

5清末的廣東商人,身穿當時只有王公貴族才穿的貂皮大衣以展示他們的富有 
清末的廣東商人,身穿當時只有王公貴族才穿的貂皮大衣以展示他們的富有

 7拍攝于十九世紀末的一張老照片,廣式家具和尊卑有序的老幼面帶緊張地看著鏡頭 
 兩廣總督瑞麟坐在廣式家的舊照,照片中的陳設表現出典型的廣東風格

  6兩廣總督瑞麟坐在廣式家具上的舊照,照片中的陳設表現出典型的廣東風格
拍攝于十九世紀末的一張老照片,廣式家具和尊卑有序的老幼面帶緊張地看著鏡頭

  尤其是近現代時期,海洋成為廣東人對外交流的通道,首得海外新風之先,廣東人不斷假道海洋,乘風破浪,踏出國門,走上與世界各地交往之路,可以說,沒有廣東人,就沒有中國近代新文化的產生與歷史的變革。
  
  明神宗萬歷以后,由于海運的發達,東西方之間交往甚密,產于東南亞一帶的硬木材料,如紫檀、酸枝、花梨開始源源不斷從海外輸入進廣州等沿海城市,這些色澤深沉、紋理美麗的優質木材最宜制造榫卯精密,雕飾細致的中國傳統家具,加之廣州繁榮的經濟,大大刺激了硬木家具手工業的發展和技術的進步。
  
  清代乾隆之后,宮廷家具化簡素為雍貴,變肅穆為流美,并大量吸收外來文化藝術和造型手法,一改前代風格,深受推崇,創造了獨具風格魅力的廣式家具,走在了中國家具創新領先的潮流地位。作為廣式家具核心發源地的廣州更是作坊林立,商賈云集,不僅海外的硬木材料頻繁涌入,廣式家具也成為出口貿易的一大商品。
 
 
15廣州清代古跡余蔭山房里的花窗,廣味濃郁。(朱方剛 攝影)
廣州清代古跡余蔭山房里的花窗,廣味濃郁。(朱方剛 攝影)

16清代廣州豪門富貴之家的廳堂陳設。(朱方剛 攝影)
清代廣州豪門富貴之家的廳堂陳設。(朱方剛 攝影)

  據《清代廣式家具》記載:廣州濠畔街和十三行各處于玉帶濠兩側,隔河犄角相望。玉帶濠東西兩端均和浩瀚的珠江相接,舟楫貨運非常便利,是清代廣州工商業最為繁華的地段。
  
  與此同時,廣州的酸枝家具(即北方所稱的紅木家具)行業開始興盛,沿玉帶濠南北兩岸綿長十數里的街巷到處可見酸枝家具的制造作坊,廣式酸枝家具除上貢朝廷和出口外,還被當時的豪富之家所收納,最為著名的如晚清時期的潘、盧、伍、葉四大豪門,就曾不惜重金雇傭廣作高手為其打造優良的廣式家具。
  
  時至今日,廣東的廣州、深圳、中山、江門等地依然是中國紅木家具制造和貿易的核心地區,支撐著中國紅木產業發展的“半壁河山”。
 
 
10上世紀九十年代,在廣州上下九一帶依然是酸枝家具行業的聚集地_副本
上世紀九十年代,在廣州上下九一帶依然是酸枝家具行業的聚集地

  然而,長期以來,對廣東文化這樣一個具有地方特點和影響的區域文化,國內外的學者研究甚少,即便是在“文化熱”的今天亦是如此。而作為將紅木文化發源地之一的廣東,與曾經盛行于清代宮廷的廣式家具綜合研究的學者,尤其是開發者、傳播者就更是寥寥無幾。
  
  在紅木家具市場萎靡不振的當下,在作為中國紅木家具核心產區的廣東主要地域,在大談轉型創新,傳承發展的口號下,我們是不是該冷靜地回過頭來去審視傳統廣式家具的發展脈絡與藝術精髓?是不是該殺下心來去研究廣東這塊熱土上所蘊含的深厚文化?是不是該暫時關掉轟鳴的木工機器,坐下來重新品評你的圖紙與產品市場呢?
  
  這是個問題,是個不小的問題!  
 
  8清代廣州酸枝家具生產分布圖
清代廣州酸枝家具生產分布圖 
 
  11雙層衣柜圖譜    12廣式家具鹿鶴同春公座椅
                                                                                          雙層衣柜圖譜                                             廣式家具鹿鶴同春公座椅

  13《清代廣式家具》所載的廣式梅花床
  《清代廣式家具》所載的廣式梅花床
  
  14廣州番禺舉行“老紅木、老廣東、老文化”主題活動
廣州番禺舉行“老紅木、老廣東、老文化”主題活動  
  
  18、
一張珍貴的照片,拍攝于1869年或1870年之間,畫面呈現的是當時廣州市華林寺住持的生活場景
  
  作者于廣東中山安堂考察廣東民居文化
作者于廣東中山安堂考察廣東民居文化
  
  (文中歷史老照片和家具圖畫均來源于《晚清碎影》、《清代廣式家具》等)

分享:

木作視界
木作七千年
木作中華手機臺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