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一区二区麻豆-国产一区二区伦理-国产一区二区久久久-国产一区二区久久精品-午夜二级-午夜电影av

尚志強風(fēng)云激蕩40年:“撿漏”時代早已遠去,“京作”才是硬道理

人物|桑桑2020-08-25
閱讀:265289
01-500
對尚志強而言,在那個狂飆的大時代,紅木是順勢而為的愛好,改變命運不過是附屬獎勵。

一、時代印記

那是1986年,25歲的尚志強去廣州進貨,他至今還記得,廣州站前抬著“三洋”電視的兩位“倒爺”。

那年頭,推動中國商業(yè)變革的主角便是“倒爺”。坊間曾稱“十億人民九億倒,還有一億在尋找”。

計劃經(jīng)濟時代,同一種商品,存在計劃和市場兩種價格,應(yīng)時代而生的“倒爺”游走其間,利用差價牟利,期間所寫傳奇如江湖兒戲,完成了中國最初的商業(yè)啟蒙。

我們總以為經(jīng)濟大勢導(dǎo)致個體命運,但何嘗不是個體命運匯成大勢浪潮。


那時候北京最早的雜貨市場在天橋東門,送舊貨來擺攤售賣的人很多。各種二手雜項,從照相機、工藝品、手表到服裝、皮鞋、帽子、衣服等,應(yīng)有盡有。比起現(xiàn)在眾所周知的潘家園舊貨市場,還要早上十年。


尚志強高中畢業(yè)開始騎著三輪車送貨,敏銳的他意識到,只靠蹬三輪是賺不了大錢的,便毅然加入了“倒爺”大軍,南下廣州進貨,回京倒賣電子表。新奇的電子表在當(dāng)時大受歡迎,尚志強也因此賺到了他人生中的第一桶金。


賺到錢的尚志強開始悠哉悠哉的在市場上閑逛。出身于古玩世家的尚志強,父親任職于文化機構(gòu),爺爺叔伯等早年就在北京做古玩生意,家里曾經(jīng)有幾爿店。耳濡目染之下,他從小就對古玩行很感興趣,尤其喜歡瓷器和老家具,也頗有些眼力。彼時他經(jīng)常出入于天橋東門、玉淵潭東門、北海后海、皇城根兒等古舊交易市場。


舊貨地攤上很多有價值的老物件,但大多數(shù)人們對古玩的價值認識度低,這就給了另一些人機會。


不得不說,生于皇城根兒下的尚志強,趕上了一個“撿漏”的時代。在滿街令人眼花繚亂的老物件中,“淘寶”是個技術(shù)活兒。尚志強便是這懂“技術(shù)”的人物之一,就成了改革開放之初最善于抓住商機的那一批人。他還記得自己是以一副老眼鏡入行,用極低的價格在舊貨市場淘到,隨后用一個意想不到的高價賣出,興奮的轉(zhuǎn)身就跑。

二、時代浪潮下的個體命運

八九十年代,四九城里有種商店叫“信托”。分布于西單、菜市口、天橋、西四、東四、北新橋、新街口等處的信托商店以代營為主,為托銷、托購雙方穿針引線、搭橋掛鉤。人們把東西放到信托來賣的緣由五花八門:有手頭緊的,想換倆現(xiàn)錢花花;有結(jié)婚的,想賣掉舊家具換套新的;也有搬家了,老物件沒法處理的……


當(dāng)然,有賣就有買。那年月,逛信托也成了尚志強的愛好,有時不為買,只為逛。很多時候,眼尖的他,往往還能淘到“寶貝”。


尚志強現(xiàn)在還能想起,彼時一張紫檀八仙桌被他收到手,才18塊錢。而他賣給華僑的第一件商品,一對紫檀木大方凳,售價300塊。


嘗到了如此豐厚的甜頭,尚志強開始從信托收購老家具,床、桌椅、箱子、衣柜等。但他一開始瞄準的就是高材貨,只收紫檀、黃花梨這種頂級貨,老紅木以下品類及柴木家具,從來不入他的眼。通過早期的古玩生意賺取了一定的資本,使尚志強占盡先天條件,從小到大在古玩世家耳濡目染的成長經(jīng)歷,讓他比別人進入老家具市場顯得更為駕輕就熟。


其實,他還有很重要的一條,那就是“眼力”。對家具材質(zhì)的鑒定最需要眼睛功夫,而斷代則與家具價值密切相關(guān)。這其中許多的細微差別,只有行家才能看懂。


對尚志強而言,做古玩生意的過程就是“眼力”的培養(yǎng)過程。實物看多了,就自然對真品、贗品有感覺,也就掌握了其中的規(guī)律。若是一不留神打了眼,便會造成無法彌補的損失。這些年,尚志強基本沒賠過,在老家具這個行當(dāng),真貨假貨,他一搭眼便知。收的越多,“眼力”越好,找他看的人也越多,那些找貨的人收了貨,通常是找他過眼,他在老家具行當(dāng)中也越來越有名。


尚志強的客戶多是華僑和外國人,八十年代末期,他在友誼商店或大使館附近擺攤售賣。當(dāng)時售賣老家具的商販不止尚志強一個,但他另辟蹊徑,市場上大家都有的貨,他100塊進來,不惜倒賠20塊,80塊就賣出去。時間久了,無論華僑還是老外,都認為他賣的東西既便宜又可靠,紛紛照顧起他的生意。培養(yǎng)出第一批忠實客戶,尚志強開始賣市場上大家沒有的貨,加大價也依然有人照買。就這樣,尚志強與自己當(dāng)年的客戶建立起了關(guān)系,直到他后來進軍新家具市場,這些老客戶,也依然是他產(chǎn)品購買的主力軍。


精明歸精明,但尚志強從沒賣過假貨。用他的話說,做男人,踏踏實實賺錢,我不想用自己的血汗錢買了假貨。一樣的道理,人家誠心誠意買你的貨,是認你這個人,憑什么賣給人家假的?


誠信經(jīng)營的尚志強,生意從八十年代末期一直持續(xù)到今日,三十多年來,無任何負債貸款。從當(dāng)年的擺攤小販,到如今在北京擁有好幾家店面,雖然攤子越鋪越大,但他至今還能記起,當(dāng)年一群老外在大使館前的小街上為搶購他的貨物而爭執(zhí)的情景。


“那個時候,雖然辛苦,但真是挺好玩兒的。”尚志強微笑著陷入回憶。

幾十年轉(zhuǎn)眼就過,在時代的浪潮中,舊日的生活終將離我們遠去。


但是,屬于一個時代的記憶,不該被輕易遺忘。


三、舊物看眼,新物憑心


經(jīng)濟學(xué)家凱恩斯說過,一個國家的經(jīng)濟曲線,終由人心欲望曲線決定。欲望宣泄過后,人們開始理性地走進商業(yè)時代。


90年代中期以后,一大批先富起來的消費者走入市場,中式古典家具,成了時尚和品味的標志。

▲木雕
▲木雕
▲尚志強藏品
▲尚志強藏品
▲尚志強藏品

此時老家具市場逐漸式微,真正的老家具越收越少,外貿(mào)出口也雨后春筍般接近飽和。很多賣老家具的商家紛紛轉(zhuǎn)行,新興的紅木家具廠開始在全國范圍內(nèi)涌現(xiàn)。


尚志強再一次嗅到商機,隨著時代的洪流,進軍新家具市場。


位于北京朝陽區(qū)城外誠中式古典家具館的“恭泉舫”,是尚志強名下的紅木家具店。

▲恭泉舫門店
▲恭泉舫門店
▲尚志強藏品
▲尚志強藏品

“這么多年,默默無聞的做這些事情,主要就是家具這行業(yè)是我的酷愛,這原來是請那些老師傅修復(fù)家具,現(xiàn)在喜歡中式家具的人多了,就改成制作中式家具。主要是在制作當(dāng)中吸收經(jīng)驗。”

京作家具,主要指北京地區(qū)生產(chǎn)的以宮廷用器為形制的家具,為北京人所愛。生于皇城根兒下的尚志強,對京作家具情有獨鐘,不僅因其所展現(xiàn)的凝重威嚴、雍容華貴的皇家氣派,更在于蘊含其中的“京味文化”。


按照尚志強的話,這叫“玩兒的是個范兒”。


恭泉舫所造京作家具,選材多為名貴紫檀,后期也有些老紅木和金絲楠。工匠也選手藝最好的。


“京作一般都是皇宮里用的,京作作坊前身叫造辦處,造辦處的東西(工藝)歷史悠久也值得我們學(xué)習(xí)。我們的匠人,前些年在故宮修了好多年文物,從故宮學(xué)習(xí)了很多老祖宗傳下來的東西,他們也把工藝帶回了恭泉舫。”


目前,恭泉舫有百余名技藝高超的雕工。尚志強介紹了恭泉舫制作的得意之作《鳳凰還巢》。


“它的刀法,所有的地兒,像這竹葉后邊,都是鏤空,穿枝過梗,這個上邊雕的太漂亮了,六七個人用了七八年吧,因為一個地兒一個地兒雕,再從底下這兒掏,很難,這是純手工的,任何一個地方,稍微掏不好就得重新雕,就得重新?lián)Q木頭。頭三十年前,我玩兒的作品,那時候有很多的優(yōu)秀的大師,現(xiàn)在那些人都老了,這可以說大家基本上都挑不出它什么毛病。另外這用料是紅酸枝老料,就是泰國紅酸枝。大家可能認為紅酸枝是老撾的好,其實不然,最好的紅酸枝是印度的,印度之后才是泰國。我干這行幾十年了,也想犒勞犒勞自己,這件東西我就自己留著玩兒了。”


因多年積累的客戶資本,尚志強的生意依然紅火。問起他的經(jīng)營狀況,他回答,“上周剛賣了200多萬。”


談起新老家具時代交替的感想,尚志強說:“做老家具靠的是精準的眼力,但想要做好新家具,是憑良心。”

當(dāng)家具已不僅僅只是過日子的必需品時,人們就要用家具來表達自己的文化品味,營造屬于自己的生活環(huán)境。

而對恭泉的尚志強來說,這一場漫長旅程,最重要的是堅守初心,鼎力前行。
 

分享:

木作視界
木作七千年
木作中華手機臺

相關(guān)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