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煙榻與片子床——淺談民國時風下床榻的變革沉浮
紅木文化|姜維群/文、圖2017-05-17

這是海派家具的片子床,兩片擋板的雕花采用了傳統的藕、蓮蓬和荷花圖案。
民國時期由于吸鴉片者多,榻風行一時,榻在當時被稱作“大煙床”。本來,床、榻都是臥具,一般人不會去刻意區別,然而在收藏人士的眼中,床與榻是兩個根本不同的東西。
民國時期的床改變了中國人重視臥室私密性的舊有觀念。明清以來的拔步床、架子床,都是四周有圍欄,龐然如建筑物,雖然后來有了一定的簡化,但格局沒有根本性的突破。至民國初年,片子床的出現,徹底改變了中國臥室的封閉格局。
片子床就是現在的床,以前后兩個片架組成,以床杠相連,上放床屜。這種床的出現與社會大背景緊密相連。隨著城市化的進程加快,人的居住空間變小,而且遷移性增大,以前的那些拔步床等適應不了這些,肯定會被“片子床”取代,這是歷史的必然。片子床是在歐式家具影響下出現的,所以,民國時期的床歐式色彩特別顯著。

明末清初的黃花梨簇云紋架子床,掛上床幃之后完全形成獨立小空間,私密性極佳。床體上部結構均可拆卸
在臥室家具歐化的過程中,應該說床是領風氣之先的。只有床“矮化”了,臥室中視覺才感到開闊,才有了大衣柜、梳妝臺來填充空間。床是臥室中必備的第一器物,床雖簡單,但對它的設計則可謂匠心獨運,各成其巧。床的樣式較多,形狀各異,像方形、菱形、尖形、圓形的片架;雕刻的圖案幾乎沒有重樣的,從做工上分有透雕、浮雕、立體雕等;在裝飾上也各具其妙,有用真皮裝飾,有以鑲嵌玉石、銅、銀等作裝飾,有用各種影子木裝飾的,還有用磨邊鏡子作裝飾。

架子床的安裝過程
床還有一類是銅制的。常見的銅床是將架子床簡化了。其四圍的欄桿向上伸展,上面用銅桿相連,這是為便于張掛蚊帳,此類床市場多見,無甚收藏價值。有一類銅床則罕見,就是以片子床為藍本,以銅鑄出,其上的銅飾花紋與整個床架十分協調,不失為一件藝術品。
榻雖是一種臥具,但從漢代以后便與床有了分工。床是用于睡眠的,而榻則專供休息與待客用。榻有三面圍欄,比床要小,至于閨房內的美女榻、貴妃榻,就更精巧了。榻在民國時期有了一種專門的用途,就是供吸鴉片的人躺臥,榻本來有羅漢榻、貴妃榻的美稱,而那時卻統稱為“鴉片榻”、“大煙床”。

清代版畫《鴉片煙館》:英國設立東印度公司后,將鴉片運輸至中國,從此無論城市還是鄉村,處處可見大煙館,無數癮君子成日躺在大煙床上噴云吐霧,淪為行尸走肉
民國時期較為高檔的煙館中,必備的陳設是煙床,所謂的煙床就是羅漢榻,這種床正好豎臥其上,可以獨臥,也可以兩人共臥,中間放一炕桌,二人吞云吐霧高談闊論,還可以擁妓調笑。羅漢榻雖是民國做工,但是樣式上基本保留了明清床榻的樣式,沒有與歐式家具“雜交”。
民國床以海派風格的為佳,其用料是老紅木,在做工上較為考究,在樣式上基本沿用歐式的花紋裝飾,很是大氣。天津舊物市場上偶爾可見柚木床,比起海派的床來,數量上較少,在樣式上,有的異常高檔,有的卻很普通。
民國時期的片子床,基本取代了古典的拔步床、架子床等。從今天的收藏界來看,拔步床、架子床等雖從用料到用工較之其他門類的家具都有過之而無不及,但與那些高檔家具相比,其價格卻低了很多。之所以這樣,是因為這類床不僅失去了使用價值,而且由于其體積龐大,連觀賞價值也減弱了,再加上臥室家具的路分不高,亦殃及民國片子床至今不被藏家追捧。
中國床榻發展簡圖
夏、商、周 | 人們日常起居均席地而坐,已出現表示床、幾的象形文字 | ![]() |
春秋、戰國 | 髹漆工藝應用于各類家具,榫卯結構被廣泛運用,床、塌為坐臥家具 | ![]() |
兩漢、三國 | 垂足而坐的方式隨胡床由西域傳入中國,并流行于上流社會,胡床作為戰爭及狩獵時的必備家具 | ![]() |
魏晉、南北朝 | 垂足而坐的方式開始普及,出現高坐具,床、榻增高加大,有的上部設頂帳仰塵,四邊圍可拆卸的矮屏 | ![]() |
隋唐五代 | 垂足而做的起居習慣在民間更為普及,但席地而坐的方式仍然存在,家具的坐、臥功能開始分離,床、榻更加寬大舒適 | ![]() |
宋、遼、金、元 | 垂足而坐的起居方式已經完全普及,家具的坐、臥功能進一步分離。手工業的恢復和進步為明清家具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 ![]() |
明清 | 家具品種豐富,成套家具概念已經形成,臥具樣式多變,私密性強 | ![]() |

清末鴉片開始大量流入中國,殘害國人身心。圖為一鴉片吸食者在妓院煙榻上吸食鴉片(圖片編輯高郡強)

民國時期,西風漸進,社會思潮涌動,圖為該時代下的青年學生真實寫照(圖片編輯高郡強)

本文作者:姜維群,民國家具研究專家、收藏家。《今晚經濟周刊》社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