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達木業陳國良:白木化管理搶先機
人物|李巖/文 朱方剛/本刊攝影2016-08-04
——東陽市恒達木業董事長陳國良談當代紅木生產
如何提高紅木家具生產效率,使產品快速通過,以最快的速度投放市場,不僅體現了紅木家具生產企業如何順應市場,更是企業加快資金流轉,降低生產能耗等一系列問題的關鍵節點,也成為困擾紅木家具生產企業的主要問題之一。進入2016 年,東陽市恒達木業從調整產品方向上入手,以改變舊有的生產模式為重點,推行紅木家具生產過程中的白木化管理,在原有基礎上,將流水線生產模式引入到紅木家具生產,取得初步成果。
恒達木業是東陽產區資深紅木家具生產企業,旗下擁有清沁齋、丘山居、水墨山水三個品牌系列的紅木家具產品,涉足明清古典及新中式家具,以紅酸枝、緬花等材質為主打,分別適應高、中、低端消費人群。

作為生產企業,如此進行產品系列設計,是根據企業自身實力,全方位適應市場的必然選擇。恒達木業的理念是,不同的市場、不同的消費人群,就要有不同的產品系列與之對應。也因此,恒達木業在2014 年以前進入了快速擴張的節奏。然而,當時光的通道進入了 2015 年,紅木家具市場全面進入調整期,隨之而來的是紅木家具的市場模式發生了巨大變化。恒達木業在市場模式上以渠道為主,兼顧高端定制。市場進入調整期后渠道也隨之發生變化,以往紅木家具生產周期長的弊端也凸顯出來。
這給企業帶來了不可預見的風險。按照慣例,一件紅木家具從接到訂單開始到最后交貨,要經過烘干、開料、木工、雕刻、組裝等工序,時間大約在半年以上。而生產周期長,則使企業的經營風險被加大。在經濟形勢逐漸低迷的狀態下,一些客戶會選擇取消合同,從而影響到利潤。
也因此,從接到訂單起,如何讓產品快速通過,就成為企業保障利潤的一種有效方式。經過認真思索,恒達木業董事長陳國良認為,紅木家具生產周期長的根本性原因一個是木材的烘干周期過長,另一個是紅木家具的手工藝生產效率低下。如何解決這些問題呢?

陳國良提出,在紅木家具的生產過程中,引入流水線生產,完善機械化生產系統,是縮短周期提高生產效率的最佳方案。而木材的烘干工藝屬于紅木家具生產的準備程序,可以前置完成。而這,恰恰是白木化生產要素。不同之處在于,紅木家具在結構上完全是榫卯結構,不能有金屬部件進行連接。要引入流水線生產,還要將紅木家具的各個部件進行標準化生產,提高了效率,縮短了產品生產周期,為企業產品快速投放市場贏得了先機。陳國良認為,先行一步贏得商機,可以助力競爭力的提高。
那么,恒達木業的核心機密是什么呢?陳國良認為,恒達木業的核心機密不是生產設備,這一點有資金儲備的企業都可以做到。恒達木業之所以不怕同行復制生產模式,其核心競爭力和企業機密就是圖紙,即紅木家具各個部件在流水線作業中的執行標準。對于所取得的成績,陳國良并不滿意,他認為,紅木家具白木化管理,是企業做大做強的一個必然通道,也是未來的一個發展趨勢。為此,恒達木業在2016 年加大投入300 萬元,繼續完善流水線系統的建設。
陳國良說只有搶占市場先機,才能使企業利益得到保障。誰先升起來,誰就是太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