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尚志強風云激蕩40年:“撿漏”時代早已遠去,“京作”才是硬道理
對尚志強而言,在那個狂飆的大時代,紅木是順勢而為的愛好,改變命運不過是附屬獎勵。
-
陳水堂:為求如意寶,不怕苦做工
談起他與紅木家具的結緣,還要說到二十年前,因為玉器需要搭配底座,即便是……
-
杜興國:給紅木家具更多陽光
只要自己每天都向著正確的方向前進一點,那么自己的目標總會實現。杜興國覺得這恰恰是給紅木家具這種極為傳統的文化灑上一些陽光的味道。這也是他對紅木家具的一種詮釋...
-
周大新紅木:追尋唐風明韻,做經典紅木家具
2017年4月的一天,一位古稀之年的老人,來到位于憑祥南山的周大新紅木家具店,看到滿堂的家具后,連聲說:“太好了,太好了,這才是他夢寐以求的家具。”接著,他向店員...
-
儒匠傳奇謝勇談紅木家具審美:用眼睛和內心
謝勇說,審美是兩只眼睛和心靈的呼應與品鑒。特別是紅木家具的審美,把握住傳統美學的要素,才是最基本的原則。
-
儒匠傳奇謝勇:毫厘之間顯工藝杰作
謝勇認為,古典家具經過幾百年的沉淀與傳承,每個時期都會有鮮明的烙印。因此在制作家具時所體現出來的一種產品特性的彰顯:毫厘之間方顯工藝杰作,細節之處傳承文化精...
-
謝勇:匠人匠心雕精品
謝勇說,細節的靈動往往會給整件家具帶來靈魂。只有將這些細節的工夫做到家,才會經典。
-
君馨閣袁劍君:傳統文化為核心+集團化發展
袁劍君認為,文化產業的發展方向,必然以產品的多樣化和個性化為主流。這就要求企業根據市場情況、消費需求、企業的自身特點,重新設計自己的的產品。
-
劉敏:轉型文創產業
劉敏認為:君德益紅木向“文創”產品的轉化,從另一個角度來說,是增加了企業產品的多樣性,對消費市場起到了引導作用,對紅木家具市場也起到了激勵作用。
-
杜偉:踏實做精品
鉆研工藝,是杜偉此生最為開心的事,也是其一生的追求。杜偉從16歲開始學習木雕技術,之后,又對明清古典家具的結構、器型等工藝進行了深入的研究。
-
金典居杜偉:杜偉制器,致力打造頂級個性化精品
杜偉是東陽人,2000年來北京建立了金典居紅木家具廠,通過近10年的努力,結下累累碩果,其生產的皇宮椅成為市場上極為搶手的紅木家具精品,他本人也被京城紅木圈內的人...
-
憑祥周大新:以心制器,以器讀心
在中越邊境的廣西憑祥市,周大新在當地的紅木圈里可算上一個人物。與其他紅木企業帶頭人風格迥異,當地的許多企業憑借著毗鄰越南的地緣優勢,在以原材貿易及加工代工為...
-
元和泰楊永志:紅木行業里的冠軍“信鴿”
楊永志的跨界頗具代表性,他讓紅木文化和信鴿文化互動交融,形成了一種全新的文化體驗,他將其稱為“紅鴿文化”。
-
中信紅木李忠信:胸有成竹自縱橫
歷經18年執著追求,李忠信創辦的中信紅木從一家只有幾十名員工的家庭小作坊,發展成為東陽市木雕?紅木十大龍頭骨干企業之一,連續3年被評為“中國紅木企業三十強”。
-
紅寶軒曹兆庭:在家具上雕刻名畫
曹兆庭認為,將紅木家具與中國畫這兩個最為典型的內涵融匯起來,以當代文化特征結合古典家具,體現在紅寶軒獨特的創意和構思上,使人在使用過程中形成歷史的縱深感。
-
袁劍君君子不器有容乃大
真正的君子應該像大海一樣,虛懷若谷,而君馨閣董事長袁劍君先生就是這樣的一位君子。
-
巧奪天工張愛冬:全國紅木行業功勛獎章獲得者
張愛冬已經將創新的重點放在了產品系列和器型的開發上。
-
寧家和的禪意生活
他是學音樂的,若干年前還考上了研究生,卻放棄了,轉向選擇了紅木家具這一行當。寧家和說,這個行當是一個投入產出不成比例的行當。
-
王澤林 紅木江湖老爺子
年過七十的王澤林在圈內被尊稱為“老爺子”,王澤林很謙遜并且低調,他總說自己是個農民、沒有什么文化,只是做了一輩子木匠活兒。
-
恒達木業陳國良:白木化管理搶先機
陳國良認為,恒達木業的核心機密不是生產設備,這一點有資金儲備的企業都可以做到。恒達木業之所以不怕同行復制生產模式,其核心競爭力和企業機密就是圖紙,即紅木家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