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高級木作師:陳義仁
高師|2017-05-17
2016年10月10日,在北京老舍茶館舉辦的第二屆中華木作大師、中華高級木作師頒授儀式上,浙江省臨海市東興紅木工藝品工業公司總經理陳義仁憑借其精湛的東陽木雕技術,獲得雕刻專業“中華高級木作師”榮譽。這項榮譽代表著整個木作行業對陳義仁在雕刻技藝及木作傳承上的高度肯定。
陳義仁出生在“木雕之鄉”東陽的一個普通農家。東陽,空氣里彌漫著濃郁的木香,隨處可見精美的木雕,耳濡目染下,13歲的陳義仁從木雕開始學習木工技藝。也許是木雕之鄉的水土滋養,陳義仁骨子里像是天生帶著木工的基因,師傅教的東西他一聽、一看就會了,師傅沒教的他自己稍微琢磨琢磨就能弄明白。因此,18歲時陳義仁就可以獨擋一面,帶著徒弟接單出活兒了。
陳義仁出生在“木雕之鄉”東陽的一個普通農家。東陽,空氣里彌漫著濃郁的木香,隨處可見精美的木雕,耳濡目染下,13歲的陳義仁從木雕開始學習木工技藝。也許是木雕之鄉的水土滋養,陳義仁骨子里像是天生帶著木工的基因,師傅教的東西他一聽、一看就會了,師傅沒教的他自己稍微琢磨琢磨就能弄明白。因此,18歲時陳義仁就可以獨擋一面,帶著徒弟接單出活兒了。

中華木工委專家委員會主任張德祥(右)為陳義仁(左)頒授“中華高級木作師”榮譽
1985年,紅木家具開始復興,陳義仁帶著一身手藝到了廣東九江木器廠。那時廠里急缺木工人才,陳義仁憑借在東陽磨礪出的木雕功夫很快就受到了老板的賞識和倚重,為了提升工廠的生產能力,老板讓他承包了木作項目。于是,陳義仁從東陽召集了一批好手,自己負責設計和雕刻,他們分管其他工序。就這樣,上世紀80年代中期,陳義仁帶著這批東陽木匠為中國木作產業的興盛貢獻了智慧和汗水。隨著九江木器廠的名聲在廣東慢慢打響,陳義仁設計制作的佛龕佛像還被香港、澳門的客戶買走,大家對這些產品的認可和贊許,讓陳義仁對東陽的木作傳承、對自己能學到其中精髓而深感驕傲和自豪。
8年后,機緣巧合之下,陳義仁在臨海開創自己的木作事業,開辦了東興紅木工藝品工業公司。“東興”,寓意著東陽興盛。
1993年的臨海已有兩家當地人創辦的紅木廠,而東興紅木是第一家從東陽前來創業的外來戶。創業初始自然是困難重重,但陳義仁憑著扎實的東陽木雕打底,用精益求精的木工技術保證家具品質,以誠信厚道的工匠心性經營處世,東興紅木很快就步入正軌,1995年,兩家本地紅木廠陸續關張,而東興紅木則成為臨海市紅木企業的“領頭羊”。2016年,東興紅木在臨海扎根已經23個年頭。

木雕講究精細,做木雕起家的陳義仁在做家具時,基本上所有工序也都沿用了木雕的傳統作派,重質不重量,求精不求快,家具必須漂亮又耐用。東興紅木用料精到、用人也細致。廠里的工人全部加起來,只有20多個,都是陳義仁精挑細選的資深好手,大部分都在東興紅木干了15年以上,有幾個老師傅在東興紅木創辦初期就來了。
從學徒到師傅,從包工頭到企業掌舵人,不管身份如何變化、環境怎樣更迭,木雕始終是陳義仁心之所系,情之所歸,想要木雕作品至臻化境,設計時的規劃下筆,雕刻時的刀工力道,容不得一絲一毫的敷衍,技藝高低、用心多少,無須多言,一看作品便知。“東興”,是陳義仁為人做事的夙愿,他已經為之拼搏奮斗了半個世紀,之后仍會勤勉不輟。(趙衛平/文 朱方剛/攝影)